好久都没有写日志了,总觉得该唠叨点什么了,但却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感觉。既然生活中没什么大事可记,就随便地在这里记下一些琐碎的事情吧。
由于我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在读博士生,上个星期应总院的要求,到北京参加他们举办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在8月31日坐火车自重庆出发,第二天上午就 到北京了。坐在前往煤科总院的公交车上向车窗外看,不由得感叹奥运期间的北京变得漂亮多了。初秋的北京有了种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感觉,由于实行了单双号 限行的缘故,使街道显得更加宽阔与干净,街上车辆的行进也是井然有序,街道两边各色树木花草的各种造型也非常养眼。虽然是在白天,但走在人行道上,总能不 时地听到路边的蟋蟀叫,而这种叫声总会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就在出发前,重庆已经几乎是连续一个星期的阴雨天气,细雨透过林立的高楼飘洒下来,路两 边的垃圾都已经发霉了,街道两边到处都是行人,而街道上的车辆总是在拥挤着前行,当有辆公交车停靠在路边时,人们便拥挤着上下车。两相对比,总觉得那时的 北京要好多了。其实这大概就是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的差别吧,北方城市在秋季里总有一种清爽的味道。
我在北京市区并没有呆多久,在到北京的当天下午就随总院的许多老师同学们一起到密云水库旁边的一个酒店入住了。第二天就是老师们和同学们一个个上台 演讲,我也准备了幻灯片并做了演讲。时间排得很紧,一个个听下来也感觉特别累。其实也就前几个认认真真听了听,到后来就只是听个大概就算了。第三天是听请 来的两个专家的讲座,上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一个叫江英的研究员讲的“毛泽东的谋略思想和领导艺术”,下午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个叫董关鹏的年轻教授讲的“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两个专家讲座都与我们的专业方向相距甚远,但听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下午的讲座,演讲者本 人的活力、幽默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让我们很是赞服。
尽管以前接触不多,但总院这边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很好,这也使我原来的紧张情绪完全释放了。在这些相处中我也暗暗把总院的情况和我们重庆院的情况 进行了对比,首先得出的是总院的有影响力的专家要比重庆院多很多,这是很明显的事。大概因为如此,使得总院的每个专家显得更加谦虚一点,开学术会议的时候 大家相互交流讨论的气氛要更浓厚一点,不存在某个人完全主导话语权的情况。其次是通过大家演讲的内容发现总院的博士生或硕士生的水平要比我们重庆院稍微高 一点。毕竟人家是总院,这里的导师水平要高一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会优先来这里的。第三,这里的学术氛围和学习风气也要比我们重庆院好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这里的会场秩序要好很多,在下面有没有人用电脑处理其他事情,拍照的人也很少,大家来这里开会的动机都很简单——就是为了学术交流。甚至午饭和晚饭 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很少喝酒。最后,总院的研究生想得到一个发展锻炼的机会,似乎也并不容易。因为和我同一级的两个博士,到现在为止也主要是跑现场,真 正参加科研锻炼的机会也并不多。
第四天上午是个轻松的日子,大家都一起去爬司马台长城。因为以前通过各种途径见到长城的画面太多了,当第一次看到真实的长城绵延在山峦之巅时,心中 并没有产生震撼的感觉。不过当走过之后,却不由得叹服古人的伟大智慧和力量了,更多的是体会到修建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坚强。因为在我们往山上爬过十个 城楼之后,几乎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而长城仍在我们面前无限延伸。真的无法想象古人是怎么城砖和灰泥运上来的,无法想象!
当我们回到总院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然后我去拜见了自己的导师和一些老同学,当天晚上就坐飞机回到了重庆,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而现在我又坐到办公桌前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先前的那些沉闷和无奈似乎要重新附到我的身上了。但我知道,我绝不能让这种沉闷和无奈拘囿自己的思想,因为视野有多宽广,未来的路就有多宽广!